大家好,積家的雙翼對于積家而言,與其說一個系列,到不如說是一個平臺或是一個標準。雙翼計時是我最早接觸的雙翼手表,當時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妙且華麗,但由于計時款實在太厚,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雙翼并不適合日常佩戴,然而當這款雙翼月相來到我面前時,瞬間改變了我的固有認知。
如今十幾年過去了,雙翼也在不斷進行著優化,現在的雙翼雖然實際厚度沒什么大變化,但看著卻比之前纖薄了好多,我認為這絕對是得到了朗格的真傳。優化后的雙翼首先在降低表殼厚度的同時加大了底蓋的厚度,從而在視覺上營造出手表更薄的錯覺;其次,底蓋在加厚的同時通過邊緣內凹的方式降低底蓋的視覺厚度;然后,表殼在變薄的同時直徑也順勢略小于表圈和底蓋的直徑,從而讓手表側面的層次更豐富;最后就是表耳在跟隨表殼變薄的同時正面也進行了適當的收窄。

經過這一系列操作,一只厚度13.5毫米的雙翼看上去仿佛只有11、12毫米。也正是由于看著更薄了,所以帶著也就沒感覺那么厚重了,而且這個只比水鬼厚半毫米的厚度在今天也很正常,要知道北宸也只比它薄了0.4毫米,而且機芯的復雜程度和雙翼完全不是一個維度。
說完了它的佩戴,我再來聊聊它合理的定價,我之所以說雙翼既是一個平臺也是一個標準,是因為在積家所有非超級復雜的表中,雙翼所執行的制表標準在整個制表業可以說都是頂流的存在,或者說雙翼系列才是積家真正制表實力的全部展現。打個比方,雙翼就像是寶馬的M。首先積家雙翼打破了常規的機芯構造,不是簡單的有兩個發條盒,而是有兩套獨立的發條輪系,一套負責驅動走時和其它附加功能,一套發條輪系負責驅動擒縱和擺輪。

這種結構最大的好處就是,包括走時在內的任何附加功能,都不會對擺輪的擺幅產生影響,從而確保走時的精準性。原理就是兩套輪系在雙層擒縱輪處匯合,功能部分使用上層擒縱輪,擒縱部分使用下層擒縱輪。除了機構特殊,積家雙翼還有兩個獨有的超贊功能,第一就是6點位的1/6秒,跳秒秒針。這個秒針是1秒鐘轉一圈,一圈跳6下,可精確顯示出1/6秒。第二就是停秒歸零,表冠拔出第一檔時,中央秒針和1/6秒針先同時停止,再扽一下表冠,兩個秒針就會自動歸零,操作時擺輪不僅不會停止,避免擺輪重啟時的擺幅紊亂,關鍵是可玩度大大提升。
除了好玩,雙翼另一個過人的魅力就是機芯看著著實養眼。由于雙翼是兩個發條盒,所以機芯版路均衡而對稱,全系標配的德國銀夾板,閃耀著特有的香檳色,日內瓦條紋的裝飾方式也變成了以擺輪為中心,向四周放射,夾板邊緣也全部進行了倒角拋光。由于其獨立夾板膠多,整體視覺更顯得錯落有致。總之,無論是技術還是藝術層面都達到了制表業的頂級水準。39萬的售價我認為不只是合理,而是實至名歸!

上述就是積家維修中心分享的“積家全新推出雙翼系列月相腕表”的內容了,各位愛表者都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了吧。您可以隨時咨詢積家維修中心,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。想了解更多“積家全新推出雙翼系列月相腕表”相關內容,可前往瑞匠論壇的"積家專屬版塊"討論。